2015年到2017年,国内以网约车为首的智慧出行行业迎来飞速发展的3年。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逐步深入生活的衣食住行,正如快车、专车轻易就打破了出租车市场的规则一样,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定制巴士”也给传统公交的运营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路。国家交通运输部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互联网服务国家战略要做到交通先行,加快结构调整带动交通产业优化升级,深化推进区域交通协同发展,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动‘绿色交通’发展。”一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公共交通生态体系正在构建。
「互联网驱动下的共享巴士」
2015年,国内网约车交易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出行行业的大风疯狂吹向每一个创投者,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也在同年开启了顺风而行的发展之路。“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传统出行方式。在这场专车战役的硝烟还未散去之时,作为公共交通之一的巴士也开启了新玩法——定制巴士。
定制巴士本质上是一种需求响应式公共交通服务,它是以乘客为导向的弹性运输服务,其车辆不受固定路线、固定班次的限制,提供符合个性化的路线与时刻规划,由运输经营者按乘客需求派遣车辆接送乘客至目的地的集约化运输服务。在中国,面对海量、高频又充满痛点的出行领域,大家普遍觉得“开车太累,打车太贵,公车太挤。”大部分白领都面临着上下班通勤困扰。因此,以共享经济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的互联网定制巴士平台应需而生。优步、滴滴打车、嘀嘀巴士、神州专车等平台都先后接洽这种新式交通模式。
2015年7月,张昭创办了嘀一科技,推出互联网巴士定制平台“嘀一巴士”出行软件,致力于以移动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面对高频出现的社会需求,张昭和团队梳理了这些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打车出行成本高、出行效率也没有合理的保障。私家车的油费、耗时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很高的成本。而公共交通相对拥挤,乘车体验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嘀一巴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嘀一巴士车票价格在15-20块之间,用户只需要线上选择线路购票,线下按时按点等车即可,时间方面有保障、成本也不高,同时购买月票的话,也会有相应折扣。与线路相对固定的传统公交或出行方式相比,这种新的出行方式较为灵活,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交通信息平台,通过精准调度,可以实现线路需求的精准化和定向化,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出行需求,继而培养用户出行习惯。
据了解,嘀一巴士创办多年,目前已与朗讯、网易、腾讯、甲骨文、微软中国、路透社、戴姆勒奔驰、万科、百度、阿里巴巴、中国人民保险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提供企业班车、摆渡车、社区巴士等服务,为企业及社区提供专业的出行解决方案。在服务内容覆盖领域上涵盖了社区摆渡、大巴拼车、线路订制、团体旅游等等。
「数据是“新基建时代”的重要生产资料」
2020年12月,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工作交流会在海口举行,张昭也受邀参与。本次交流会上对2020年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工作和客户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进行了梳理:累计开通电子客票应用客运站总数超过800个,试点期间生成电子客票1332万张。这些数据有效推进了道路客运数据、应用和服务的统一,打破了原有的数据与业务孤岛式管理的格局。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和出行行业发展都已渐入佳境的时代,数据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的重要资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数据既是许多互联网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后期转型或升级的基础条件。张昭就曾在采访中表达了类似想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从多年前的高科技产业转变为5G时代的基建,数据在经济运转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生产资料。”
纸质车票逐渐淡出,而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深入细节,道路客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步入国家道路规划正轨。
如何取得以及利用这些全新的生产资料产生相应的价值,这大概是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仅从嘀一巴士的团队来看,其传统+互联网的团队组成保证了嘀一巴士实现行业升级的可能性。首先,嘀一巴士拥有专业的运营及技术团队,其中运营团队包括项目统筹、项目运营、调度管理、数据分析等人员,专门负责与企业客户的对接及班车运营的日常化管理。这些团队人员大多数从事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十余年,有着资深的行业经验,对城市路网有着深刻的理解。而技术团队则具有研发功底深厚、创新能力极强的特点。团队核心成员均有着深厚软件开发及互联网行业的从业经验以及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任职的经历。
有了团队的帮助,嘀一巴士在获取了重要的“新基建时代”生产资料之后,凭借其在互联网出行领域深耕多年的优势,自主研发了多套具有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出行管理平台及系统。其中包括客运车辆SaaS管理平台、驾驶员行业征信平台、客运企业经营管理平台、用车企业车辆SaaS管理平台、车辆运营管理平台、疲劳驾驶主动预警平台等,为客运出行领域产业链上下游打造高效、通用、便捷的系统平台,应用在众多领域及场景中。
数据的收集与应用几乎成为定制巴士行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之一,行业内人士就曾表示过,定制服务的核心是需求的表达与聚合。需求能不能提前得到有效表达,表达后能否得到高效聚合,将直接影响定制服务的用户体验。以互联网巴士为例,与小汽车出行代表的单人需求不同,大巴是多人拼单的集合,需求的有效表达至关重要。这些需求需要被合理地、动态地规划,有科学的设计和充分的灵活性,实现有针对性的、直达的点到点出行。
作为定制巴士行业杰出代表,嘀一巴士在未来的数据应用中,将发力重点集中在自身所独有的定制线路的服务优势上,同时依托互联网迅猛的传播效应,凭借不间断的服务升级和体验升级,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快捷的出行服务。
「服务,嘀一巴士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纷乱的出行行业竞争中,嘀一巴士专注定制巴士领域,深耕细作。与许多业内企业打价格战的方式不同,嘀一巴士的发展定位主打服务体验和出行安全。
作为共享巴士平台,嘀一巴士有着自己的服务标准化管理。首先,公司合作的车企供应商都具有完备的条件及资质;其次驾驶员平均驾龄15年以上,对驾驶员的考核管理包括行车礼仪、安全驾驶、应急情况的处理、设施设备的使用等,只有通过考核的驾驶员才可以配备统一工服,上岗提供服务;嘀一巴士运营部门对车辆软硬件情况,油、电、保险、高速等车况及驾驶员进行管理,背后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会每月对驾驶员进行考核及定期培训,如果乘客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公司官网、400电话等进行反馈,嘀一巴士的客服会于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及解决。
嘀一巴士运营车辆分为自有车辆及加盟车辆。自有车辆均为从各大厂家直接采购的油、电客车。覆盖品牌较广、拥有大中小车型十余款款、车辆保有量近千台。合作的车辆加盟商均为各省市头部客运企业,不管从资质还是技术层面,都保障了嘀一巴士安全优质的服务。
2017年至今,阿里巴巴集团及其全部分支子公司、关联公司已采购嘀一巴士班车服务,其服务包含车辆、司机、平台管理、运营管理等。运营期间,阿里巴巴无需安排专人管理班车运营及常规数据统计,全部由嘀一巴士通过智能化班车管理系统,用大数据分析呈现班车车辆日常运输的相关信息数据。此外还有腾讯北京总部近三万名员工,由中关村3个办公地点搬迁至西二旗新总部大厦。嘀一巴士作为腾讯交通出行模块的唯一咨询服务商,全程为腾讯调研、规划、执行了此次搬迁项目。主要包括搬迁计划、需求调研、交通策略、技术支持、出行规划,以及园区、社会、政府等相关方面的资源协调。
数年经营,嘀一巴士团队已先后为数十家国内领先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进行了长期的企业班车服务。纵观当下行业发展趋势,不管从政府还是企业的表现来看,我国对于需求响应交通的重视程度都极为明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日渐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嘀一巴士或许还会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